相信水族圈里的朋友们在选择饲养观赏鱼之前,内心都有一个美丽的蓝图。
大家喜欢美到冒泡的造景缸, 但却没有天分去创造参赛作品那种颇具设计感景色,甚至很多朋友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整理水草缸,而裸缸看起来单调又无趣,这是不是让很多鱼友都感到有一些左右为难?
老青年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造景缸模式,来解决大家的困扰。虽然它没有华丽的美景,但却有股独特的魅力, 就是原生缸造景。
实际上在水族圈中有相当多的鱼友会选择这种把自己鱼缸营造成自然界的原生状态的鱼缸的造景模式,有些时候我们并没有完全具备原生缸的条件,或者是在鱼缸中饲养的观赏鱼种类也并不符合原生环境的情况,这种仿原生状态的模式现在大家也通常习惯于把它们统统叫作原生缸模式了。
搞一个原生造景缸难不难?老青年来告诉你,一点也不难。
今天老青年就和大家聊一聊(仿)原生缸制作所参考的环境和我们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吧。
这里老青年以南美主题为例,南美雨林带的河流通常流速都非常缓慢,水中由于富含腐殖质所以水色通常都会带点淡黄色, 水中有许多残枝枯叶,所以会萌生出许多营养丰富的浮游生物。哪里生活的观赏鱼种类非常多,其中最为广见的就是非常适合我们造景用的各种小型灯鱼。
老青年原则灯鱼作为原生缸的生物主要是考虑到一般人在饲养鱼的诉求来说就是想要拥有既能满足赏心悦目的景色又要有好照顾的水族环境。
通过(仿)原生缸的理念去改造一个简单的饲养环境, 在器材上也不用花费太高,甚至水族灯具都可以选择一般照明用的灯就可以。
原生缸内并没有对光照要求极高的水草,甚至也可以选择便宜的小夹灯聚焦在某个区域营造自己的氛围。
过滤器可以使用小功率的沉水水泵或是外挂瀑布过滤器,因为不需要过高流速的水流, 主要以水能够达到有效循环的功能即可。
建议选择1到3种的水族生物饲养即可,不要贪多引起水环境的动荡。
造景部分建议选择沉木、造景石等自然物体的摆件, 底砂部分选择细密的河沙搭配一些榄仁叶来营造环境。
老青年建议新手朋友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准备一个40cm-60cm左右的缸子为好,过小的鱼缸在维持水环境的难度上会比较大,而过大的鱼缸则会在造景方面花费的投资会随着鱼缸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这样大小的鱼缸,选择上层水过滤器的效果要好过沉水水泵,加上考虑到鱼缸里需要布置沉木、造景石等摆件,所以除非家里有现成的沉水水泵,否则还是选择瀑布过滤吧,会让造景难度有效降低。
南美系造景少不了榄仁叶,因为它不仅仅是来营造原生环境的水色,而且还需要它来调解微酸的软水环境。如果是新开缸的情况下,在没有带有硝化细菌的滤材情况下,还要在开缸后加入硝化细菌来促进硝化系统的快速建立。
我们还可以放入一些漂浮性水草或者在鱼缸内部摆放小榕之类的阴性草,因为它们不需要打二氧化碳,也不用太强的光照 。
一般开缸顺利的情况下,几天后就可以放入活体了。
老青年建议选择小型鱼在原生造景缸里比较好,比如大部分的灯鱼都是不需要特别照顾的种类,比较让新手容易上手而没有挫折和失败感。
活体的选择上除了灯鱼之外,南美短鲷等都是非常适合水质偏弱酸的环境,所以它们都非常适合这种鱼缸水环境来生活。
瀑布过滤器又刚好可以营造缓慢的水流, 灯光上选择小型夹灯可以营造出雨林间阳光投射的环境和水中落叶的环境,是不是比较有意境呢?
老青年的这个(仿)原生缸就这样搭建成功了。
实际上专业的原生缸是极其严格的人工营造出一个极小范围的流域,所有的造景和水环境的搭建都是要努力呈现出原生环境下的条件,而且鱼缸里的生物,鱼、虾、水草都必须是该范围才有的原生物种,这样才能够算得上是纯粹的原生缸。
因为原生缸要求的条件比较高, 所以才有上面的这种简单做法,仿原生缸的出现也是我们广大鱼友是比较好入门的模式, 主要它是一个大流域甚至是一个模糊的地域,只要水环境中能够适合比较宽泛的鱼类生活,那么鱼缸中就可以混养很多种不同流域、地域、种类的观赏鱼。这样的仿原生缸甚至比原生缸更具有灵气,也更加吸引大家的眼球。
调二目钓四目是常见的调漂方法,指调漂时空钩半水调二目,作钓时挂上双饵(饵团大小要均匀),调整浮漂位置使浮漂露出四目,饵料重二目时双钩状态是子线弯曲、双钩均躺底,下面来看一看调二目钓四目怎么调漂吧!